注定这又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决战工程。
业主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每天必须保证有一名副总经理在施工现场督导,施工单位主管领导每天必须在现场随时解决问题。
西宁西站过渡改造工程,注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承担这一艰巨任务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四公司、二公司、电务电化公司1500名干部职工,在指挥长卢长德的带领下,在过去的120个日日夜夜里,用时间、用智慧、用勇气、用毅力、用无畏的英雄气慨,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再次为企业的金字招牌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
西宁西站过渡工程涉及热网、给排水,电力、信息、通信、信号、土建、房建等数十个专业,由于每个专业的施工图不一样,导致施工方法大相径庭,刚开始由于三个施工项目部专业协调不够,有的站前工程已经完工,给排水工程又要开挖,待再次整修完成后,热网施工又要开始,不但影响了文明工地建设,还制约了工期。后来,通过每天召开会议,随时研究解决问题,防止了返工、窝工现象。这是参建职工的共同体会。
"在施工中不能光考虑自己,还要替其它项目、其它专业着想,由于施工场地小,进料不要一次全部到位,要分批进,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提高工效。"惠兵腼腆地向我们谈论着他在该项工作中的感受。
在第三项目部总工程师刘朋亮的办公室,随手翻开他们的施工日志,每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变化,劳动力安排,施工部位,当天任务完成情况,表现突出的职工姓名,需要指挥部协调解决的问题等都记录有详细有加。
以站房施工为例,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刘朋亮,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98个独立基础,980个螺栓,按照设计要求,误差只要不超过1公分就算合格,为了确保安全质量万无一失,他们通过精确计算,把误差降到了0.5公分以内。
在给水所的钢结构调装施工中,面对30米的大跨度,他们通过多次模拟试验,分别采用32吨、25吨吊车,互相牵制给力,防止了方向偏移。在20天时间里,每天早晨7点上班,晚上6点半下班,起吊安装钢结构6871.7平方米,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做到了安全无事故。
"工序繁多,工艺复杂,要求精细。"给第一次参加铁路房建施工的刘朋亮留下了深刻印象。
毕业于铁道建筑专业的他毫不隐藏自己心中的秘密。"刚开始连房建工程的施工图纸都看不懂,三个月下来,通过不断请教老职工,老技术员,看书、上网,目前已经熟练掌握了房建施工的程序和方法。"
在第二项目部施工的车站候车大厅通信作业施工现场,正在进行信号配线的潘登峰一边翻看图纸,一边擦拭着从额头快要滚落下来的汗珠。
"这些接入设备、传输设备和电源设备,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我们已经于正月十一开通,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综合布线和客票信息系统的安装。"面对三个1.4吨重的显示屏幕安装,作业队长张立忠正在思考着最佳方案。
正在进行引导显示系统、广播系统、客票系统、视频系统综合办公网安装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西宁西站早日投入运营,在偌大的候车大厅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条不紊忙碌着。
在第二项目部驻地,负责包保的电务电化公司党委书记程永和,副总经理陈小东和项目经理郅忠瑾等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吃午饭的时间,又在对候车室的接地、布线工艺进行激烈讨论。
"受甲供料的影响,使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工期变得更为紧迫,去年10月开工后,直到11月中旬材料才陆续到位。"
为了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在电缆沟开挖施工中,按照正常进度,每天一个人可以开挖80公分深,10米长的电缆沟。面对厚厚的冻层,职工们用炭火烧,用风稿枪打,最多只能开挖2米。
"我们把项目部318名职工按照工作性质,分成了电力、信号、变电、接触网四个专业施工队,在内部随时调整人员,为的就是确保工期目标。"谈起施组方案,至忠瑾对全面完成任务充满信心。
"迁改通信线路12公里,利旧连锁道岔42组、新增24组,安装升降式灯塔7座,电力迁改20条公里,架设承力索24条公里,组立接触网支柱82根……"对承担施工的重点工程项目,他如数家珍。
去年12月23日,是第二项目部施工最为关键的一天,也是给郅忠瑾工作20多年来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天。
"西宁西站原信号楼整体'搬家',从新疆乌阿、红乌抽调来的30名技术骨干在队长兰建军的带领导下,在有限的180分钟内,要对33条电缆2300多个接头进行割接。新线、旧线交织,新设备、旧设备互用,大家提前对每条电缆的走向、途径进行调查,通过调阅原设备使用单位资料,走访设备包保责任人,对每一条线路做到了心中有数,经过反复演练,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任务。"
大干的职工,疾驰的列车,面对即将交付运营的西宁西站工程,卢长德感叹道: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归功于参建职工的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归功于完善的安全管理监控体系,归功于……
用激情和汗水铸就企业新的业绩,用勤奋和智慧谱写企业发展乐章。我们坚信,这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秀团队,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鏖战西宁西站的辉煌历程也必将载入铁路建设史册。
(二)
西宁西站过渡工程,包括路基土石方49.75万平方米,挡土墙1323米,修建列车到发线4条,修建客车整备存车线4条,铺设轨道线路5.8公里,道岔15组,新建客运站台3座,修建人行地道2座1000顶平米,修建站房及行李房等房建工程12144.65平方米,修建站台风雨棚8484平方米,同时,还包括四电、给排水、消防等配套为一体的综合工程。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这支善于创造奇迹的施工队伍,再次亮剑,倚天屠龙。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进行地道施工,站台施工,挡土墙施工,涵洞施工,路基施工,多任务种交叉作业,多兵种协同作战,我们的施工安全做到了万无一失,工程质量多次受到建设单位表扬。"回想起四个多月来的一幕幕施工场景,26岁的第一项目部工程部长刘少龙还是显得有些激动。
刘少龙坦言,能为参与这样的工程建设而感到自豪。他说,上班以来,每次都有幸参加重点工程,从西格二线到西宁北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再到西宁西过渡工程,每一次鏖战都惊心动魄,每一次编制施工组织计划,都会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
在位于西宁市湟水路和海湖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精心制作的西宁西站过渡工程指挥部的蓝色不锈钢标识牌高高耸立,向走进大美青海的路人,述说着参建职工"人民铁路人民建,建好铁路为人民"的无私情怀,见证了1000多名干部职工创造奇迹的点点滴滴。
道口路基施工的8名农民工正在忙着浇筑混凝土,用于保暖的棉毡、草帘,工程被整齐地堆放在站台西头一角。
在2米多高的不锈钢防护栏上固定好的"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的红色标语,就像是冬日的火苗,燃烧自己,温暖着别人,激励着每一名参建干部职工。
站台东西两头飘扬的"青年突击队"队旗被大风刮得呼呼作响。
"大干120天,圆满完成西宁西站过度工程","精诚团结,从志成城,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挥师西宁西站,争分夺秒抢工期"的彩条标语迎风起舞,这是承诺,也是约定,更是参建员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的真实写照。
"后续工程正在完善,我们参建员工有能力,也有决心,按照青藏铁路公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因长期盯在施工现场而感冒,身体显得憔悴的祁克义,裹了裹被大风刮起的棉大衣,语调提高了八度。
和干部职工一起在现场施工的情景,就像电影一样在祁克义的眼前闪现。"去年的冬季比以往那年都要冷,从去年12月到今年元月,最冷的时候气温降到零下25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把能想到的保暖措施都用上了。3座塑料大棚、50个火炉、200条电热毯。火炉采取24小时不间断供热,每天安排12名责任心强的职工随时添加燃料。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1月初,在不到一个月的施工中,光优质煤就烧掉了240多吨。"
不锈钢风雨棚排水管道被职工们擦得锃亮。安装轨道步行板的职工不时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修建1500米长的站台,900米长的风雨棚,要在100天时间里,完成总面积达到8400平方米的工程任务,参建干部职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西宁西站地区地下水十分丰富,当基坑开挖到1米的时候就会出水,而他们修建的地道要建在地下3至4米,最深的地方从地面开挖到基坑底部达到7米。为了防止地下水对基坑造成坍塌,每次在开挖前,他们先采用降水井开挖,在主基坑的两侧各开挖5个浅基坑,待浅基坑水满后及时抽掉,12台抽水机采取24小时不间断抽水,从去年10月上旬到12月连续两个月时间内,200多员干部职工昼夜不停施工。有效保证了主基坑安全。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工程技术人员又通过走访市政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得知,采用新的模板拉杆工艺,可以缩短工期。1000顶平米的地道,采用普通的模板从浇灌混凝土开始到拆模,需要十天时间,而采用新型拉杆工艺,七天就可全部完成拆模任务,很快2400个新型模板拉杆被源源不断运往工地。
(三)
在这场艰巨的会战中,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的广大建设者,把"树企业形象,创时代精品"的铿锵誓言化成了干好西宁西站过度工程的强大动力。
春节刚过,由于返程劳务工还没有到位,从指挥部到项目部,从指挥长到项目经理,除了做饭的师傅外,大家每天都会自发到工地去清扫道床。看到这一幕的青藏铁路公司值班领导,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还是二十一局职工行"这是建设单位对参建职工工作的肯定。
第一项目部经理惠兵,每天早晨开完工作例会,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现场工地转一圈,他要对指挥部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到了如指掌。
第一项目部领工员董殿军,在加筋挡土墙施工中,一块宽50公分、高30公分、厚48公分的加筋块就有300多斤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他充分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及时和监理沟通,采用扛杆原理,制造了5台"炮车",不但使加筋块砌放位置准确,而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免去了多次搭、拆、移脚手架的麻烦。
"在预制26280块加筋块的37天时间里,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每天必须做到边预制边砌筑,否则,受场地影响,施工进度就会大打折扣。"刚刚完婚的第一项目部总工程师王江为深有感触地说。
和卢长德等4位青年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的王江为,为了铁路建设,多次推迟婚期。原定去年5月份结婚的他,为了西宁北玉树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建设,又推迟到8月份,由于现场工作忙走不开,再次推迟到10月。没有想到日子到了10月,工期越来越紧张,在项目经理的严厉"批评"下,他才答应腊月27日回家结婚。
"结婚在家呆了一个星期,刚过完年就回工地了,媳妇是一名小学教师,她了解我们工程人,也理解干好这项任务的意义。白天工作忙,晚上又要开会,有时连给她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王江为对新婚燕尔的妻子显得有些内疚。
"时间不够用"是王江为在工作中的最大体会。在了解中我们得知,王江为在西宁西站过度工程项目担任总工程师职务,同时还兼顾着西格二线祁连路特大桥和西宁北应急工程项目的清尾工作。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成立QC攻关小组,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通病问题定期进行研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这是项目部确保每一项单项工程都成为精品的基本原则。
在小构造预制中,对出现的蜂窝麻面和露骨、露浆等质量通病,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制作了三批试件,一一进行对比改进,在每次浇筑前,通过对模板喷涂脱模剂等方法,保证了外观质量,通过调整冬季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对大粒径粗骨料进行严格筛选,为创建优质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确保每次要点施工不出问题,在去年12月21日至25日的要点施工中,在每天3个小时的施工中,项目部提前组织240名干部职工随时待命,待要点开始后,拨接线路、改移道岔、清理道床全方位进行,保证了每次施工安全正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线路的几何尺寸安装的一丝不差,路料道床清理的这么干净,近乎完美。"在现场督导的工务段技术人员对他们的工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四)
西宁西站过渡工程,是集线下、线上、站后房建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该工程因受场地狭小,拆迁受阻,环境复杂,运输不便等因素制约,给正常的施工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
2011年元宵节,施工现场的温度是零下12度,风力达到5级。徒步行走在刚刚建成的光滑如镜的站台上,严寒伴着冷风,不听召呼的鼻涕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淌。
然而,正在建设的西宁西站,到处呈现出了一派热火朝天的大干景象。
站台风雨棚整修,线路整细,附属房屋装修,正在调试的灯塔,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地点,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活交头接耳,没有一个人因为工作艰辛面露不悦。
不管是在站房、行包房、给水所、锅炉房、信号楼施工的职工,还是客辅房屋、公安派出所承担建设任务的劳务人员,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18点40分,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如同白昼。刚从现场巡查归来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西宁西站过渡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四公司副总经理卢长德,又和他带领的精英团队负责人,坐在烟雾云绕的会议室里,为关死工期后门,确保"2.28"西宁西站过渡过程按期交付运营绞尽脑汁。
曾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接见的卢长德。始终没有忘记人民领袖的亲切关怀,没有忘记为中国铁路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的坚强决心。
大决战一开始,一天要召开四次会议。凡是涉及责任目标、安全质量、工程进度的内容必须签字确认,为得就是要有人对质量、安全和进度负责,确保所建工程优质高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这些做法,是他在长期的急、难、险、重和短、平、快突击工程施工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西宁西站的工程既是"干"出来的,更是"催"出来的。" 走出会议室的第一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祁克义风趣地告诉我们。
"决战决胜,期到必成"。卢长德要求别人这么做,也要求自己必须这么做。
"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绝不留给第二天。一天一考核,一天一兑现。完成任务者奖励,任务拖后者重罚。"卢长德独创的这种近乎苛刻的管理方法在三个项目部300名正式职工中间,1200名劳务工中间,早已是家喻户晓。
"工程任务艰巨,施工条件艰苦,作业场地狭小,工种交叉频繁,工期迫在眉睫。" 好在大家都能理解。
"职工压力大,指挥长的压力更大。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再造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现代化铁路临时客运站,向青海省,铁道部,建设单位,集团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抖抖身上的落雪,陪同领导检查工地的办公室主任杨军代表参建职工,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加班加点,24小时连轴转,这些习以为常的加快施工进度的办法,我们仍然在沿用。为的是能够赢得建设单位好评,圆满完成任务,早日造福青藏两省区人民。"
(五)
"一天一考核,一天一兑现,每天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当天完成,完成任务奖励,完不成任务双倍处罚。"在西宁西站过度工程施工中,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长期跟随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走南闯北的甘肃永康劳务公司线路班班长马忠胜深有感触地说,"刚性的制度才会产生约束效力,对我们奖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对我们进行处罚,其目的是还是为了让我们多拿奖金。"
提起二十一局集团公司关爱农民工的事,他显得十分激动。"工期越紧张,我们的生活水平就越好,去年指挥部每天都会给我们送来一头猪,一只羊,过年回家时又免费给我们送来了火车票。这么好的企业,我们不好好干活怎能对得起二十一局啊!"
祁克义告诉我们,去年马忠胜带领的200名劳务工,负责施工的2公里站台路基施工,在每一个工期节点均提前完成了任务,去年给我们干活的劳务工,今年大年初七刚过,一个不少都回到了工地。
其实,最吸引农民工兄弟的还在于,指挥部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好制度。"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这么好的事,只有在二十一局才会有。"在现场招呼大家早点收工,回食堂过元宵节的马忠胜告诉我们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谈起对劳务工的管理,在现场督战的四公司党委书记石永仕告诉我们,"我们把职工和劳务工纳入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待遇和职工一样,生活和职工一样,去年天气寒冷,我们统一采购了1400套防寒服,首批棉衣在第一时间先送到劳务工手中,人性化的管理,深受农民工兄弟好评,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站台风雨棚光钢材就用了580吨,混凝土挡墙用掉混凝土15000立方。土石方工程垫方用土31万立方,换填土11万方,挖方3.2万方立方。这些工程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凝聚了农民工兄弟多少辛勤汗水。
去年10月至11月期间,在修建500米的站台加筋土挡墙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必须先铺设一层30公分的混凝土预制块,后铺设土工格栅布,再垫标准粒径土,如此循环往复。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导致坡度高度不一,最低的地方只有4米,需要铺设13层,而最高处却达到了9米,需铺设27层。两个劳务队300多名劳务工在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他们根据坡度的走向,参照纵坡、横坡坐标,对所使用的5万方工程用土全部过筛,保证粒径不超过5公分,土工格栅用了32.7万平方米,有效确保了挡墙拉筋的受力均匀和整齐性不被破坏。
"不管是谁,只有能够节省成本,对企业发展有帮助,我们就要向他学习,推广他的经验。"计划部副部长谢虎雄向我们讲起了劳务工康文力、祁农工商的故事。
"每次在浇铸混凝土时,康文力都会叮嘱作业人员,一定要控制好地基的标高,对坑洼不平的场地一定要进行平整,否则,几方混凝土就会白白浪费掉。"
"来自西宁鑫海丰劳务公司的祁农工商,每砌一块强力抗冻瓷砖,就马上盖上棉被保暖,保证每天砌瓷砖15平米没有返工,他抹灰的技术已经在项目上进行了推广。"
在修建高3米,长近100米的地道时,又是200多名劳务工的挑灯夜战,只用了35天就完成了任务。难怪,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副省长骆玉林、徐福顺、西宁市市长毛小兵在视察了西宁西站过度工程后,对二中铁二十一局的施工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